鄧州網訊 新風化雨惠及民眾,征納和諧實現雙贏。近年來,鄧州市國稅局始終把行風建設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塑造優良國稅隊伍的重要內容,始終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行風建設的重要標準,堅持做好思想教育、隊伍管理、優質服務三篇文章,著重從內涵上創新服務理念,營造良好的稅收法治和納稅環境,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確保行風評議不斷取得新成效,行風評議連續六年名列全市第一,促進了稅收征管再上新臺階。今年1―9月全市累計完成稅收收入11218萬元,占年計劃的77%。
做好思想教育文章,提高認識新觀念
抓教育,用正確的思想引導人。一是理論教育。以人民滿意為出發點,正確看待“手中權力”,正確處理“稅收執法與熱情服務”的關系。二是對比教育。開展“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和艱苦奮斗優良傳統教育周”活動,組織干部職工到企業參觀,下工廠勞動,和企業職工比工作環境、貢獻大小。三是警示教育。聘請檢察院、紀檢委的領導上法紀教育課,并印發相關的典型案例及懺悔錄,增強干部職工抵制不正之風的免疫力。
抓領導,用模范的力量感召人。該局始終把抓好班子的廉潔自律擺在重要位置,特別是在一些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上,在一些對全局有影響的大事上,嚴于律己,規范運作,贏得了群眾的好評。班子成員在行使稅收執法權的過程中,嚴格依法辦事,按程序辦理,從不接受企業吃請,不講人情關系。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做法,在全系統起到了凝聚感染和標桿導向作用。
抓典型,以點帶面推全盤。在今年的“廉潔興稅”教育月活動中,該局一名青年稅干在多次拒絕納稅人說情無效的情況下,無奈之中將納稅人硬塞給他的500元禮金作為稅款繳入國庫,并責令該戶將其余稅款限期入庫。該局抓住這個典型,在全局開展學習討論爭做服務標兵、廉政模范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全局行業作風的進一步好轉。
做好隊伍管理文章,促進行風新轉變
健全制度,加強內部監督。成立民主評議行風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親自掛帥,班子成員按照分工,切實履行起“一崗兩責”。同時,制定了《鄧州市國家稅務局民主評議行風工作實施方案》、《鄧州市國稅局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的有關規定》和《鄧州市國稅局執法人員公開述職述廉的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做到依靠制度規范稅務工作人員的言行。為確保民主評議行風工作落到實處,并對在評議期間因組織不力,工作落實不到位,影響工作開展的,嚴格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如有發生“四亂”、吃拿卡要報借等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對被糾風部門查處或通報、新聞媒體曝光的,追究直接責任者和主管領導的責任。同時,把行風評議工作列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
強化制約機制,加強社會監督。今年,該局將聘請的20名特邀監察員進一步明確為行風政風監督員,明確職責,加強與他們的日常工作聯系,采取信函、電話或登門走訪等形式,聽取他們對稅風稅紀的反映。同時,通過定期召開納稅人懇談會、特邀監察員會議、向納稅人述職述廉會等形式,虛心接受他們對國稅工作的批評和建議。
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去年以來,該局組織檢查組深入基層對行風情況進行暗訪,并將暗訪結果向全系統通報,納入能級考核,按規定扣分扣款。并堅持一手從正面進行教育引導,提高干部職工的廉潔自律意識,一手抓懲處,適時地給違紀者以相應處分的原則,樹立正氣,全局出現了有令則行、有禁必止的良好局面。
做好優質服務文章,樹立國稅新形象
大力推行特色服務。一是開展延時服務。為了給納稅人提供最大方便,該局提出只要有一個納稅戶沒有辦完納稅事宜,征收人員就不能離開工作崗位的要求,決不讓納稅人無故再跑第二趟。二是實行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他們在嚴格執法的同時,牢固樹立“寧肯自己多辛苦,不讓企業辦事難”的思想,特殊問題特殊處理,以熱情和誠信,切實為納稅人解決實際問題。去年他們給每位稅收管理員印制了聯系卡,發放到納稅人手中,該卡載明了納稅人所在街道的稅收管理員姓名、聯系電話及舉報投訴電話。明確承諾隨時提供應急服務、預約服務。這項服務措施的推行,受到納稅人的普遍好評。
深入推行政務公開。緊緊圍繞行風評議工作,鄧州市國稅局把政務公開工作和優化納稅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全力構建“服務型”稅務機關。利用電子顯示屏和政務公開專欄,從納稅人關心的熱點、難點入手,將納稅定額、違章處罰結果、停歇業,廉潔自律,達不到增值稅起征點戶,發票價格以及納稅服務承諾等內容全程公開,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現象的發生。
嚴格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該局牢固樹立科學的稅收經濟觀,正確看待稅收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嚴格按規定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為涵養稅源,促進地方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記者感言:征納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州市國稅局從構建行風建設長效機制入手,加強管理,規范執法,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通過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手段、落實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等措施,推動稅企互動,營造了公正、公平、和諧的納稅環境,提高了納稅人的滿意度和納稅遵從度,構建了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靠真誠的服務架起了稅企之間的“連心橋”,形成了推動國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