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議兩公開”引領脫貧攻堅高質量

2020-01-21 14:12:59 作者:張 洋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在鎮政府的扶持下,我的養殖業目前已走上了規?;?,養羊使我從貧困戶變成了脫貧戶,相信不久一定能致福奔小康。”近日,記者在龍堰鄉刁河村采訪時,見到了正在給羊喂飼料的張新澤。

張新澤家因病致貧后被納入貧困戶,在鎮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下,在該村提供的免費養殖場發展養羊產業,從最初的5只羊到現在的50多只,養殖業發展已初具規模,今年僅養羊這一項收入就達4萬多元。

“為了幫助貧困戶穩定脫貧,我們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經充分調研論證,決定發展養羊產業,并協調資金70萬元,建設占地20余畝的規范化養羊場,帶動村里19戶貧困戶和22戶養殖戶共同參與,每戶年收入在2萬元左右。”該村治安主任張松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作為“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發源地,近年來,我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斷強化“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拓展延伸、深化創新,貫穿于貧困戶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及產業幫扶全過程,保障了幫扶政策的落實,加快了脫貧攻堅進程。截至2018年底,我市10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中已有82個脫貧退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28038戶83389人減少到11506戶27162人,全市貧困發生率降至1.64%。

“在扶貧對象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動態管理過程中,我市堅持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夯實了脫貧攻堅基礎。”市扶貧辦主任李征說。

在對貧困戶的精準識別中,群眾提出申請后,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由黨支部會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的程序,形成初步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后進行第一次公示。公示無異議后,鄉鎮(街區)政府對初步對象逐戶審核,在村里進行第二次公示,再報市扶貧辦復審后在各行政村公告。

裴營鄉湯集村在貧困戶識別過程中,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所有寫申請書的群眾全部集中在村部,逐組逐戶按照標準算賬;包組村干部、村民小組長、黨員和村民代表詳細介紹每戶情況,提交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表決,最終確定了17戶貧困戶,全村無一人有異議。

“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把功夫下在各個環節,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提高了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得到了群眾認可。”裴營鄉湯集村黨支部書記杜閃說。

同時,為確保識別退出過程公平公開,由各鄉鎮牽頭,村級脫貧責任組、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等扶貧工作人員,深入開展大走訪大排查,查看是否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是否在各村設置公示欄,貧困戶識別、退出標準是否公示等,強化政策宣傳,接受群眾監督。

為盡快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上破題,使農民得到更多實惠,我市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先由鄉鎮部門召開研討會集基層之智,然后提交市長辦公會、政府常務會研究審議,最后召開黨政聯席會,確定在孟樓鎮開展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試點。

孟樓鎮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靈活運用,集體商議土地流轉、整理、再流轉的每一個環節,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5.7萬畝土地流轉工作,提高了農村土地綜合效益,有效增強了鄉村推動脫貧攻堅的能力。孟樓鎮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0戶405人通過土地流轉,實現多渠道穩定增收。

“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從群眾的角度去想問題、找方法,有效推動了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產業發展、貧困戶轉移就業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穰東鎮黨委書記萬洪志說,該鎮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吸引了一批鄉村人才回歸,有87名青年回鄉擔任村干部,25名青年帶回8億余元資金返鄉創業,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張樓鄉茶庵村在“空心村”整治工作中,起初村民分歧很大,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了15個晚上,群眾思想統一后,村里先后騰出400多畝地,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工業園區,蓋起了學校,群眾得到了實惠。

據介紹,黨員干部聯系貧困戶,對貧困戶捐錢捐物講政策,實施志智雙扶,并通過民主評議選出全市各類“星級戶”3000多戶(次),有效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2018年,我市各類企業通過產業就業幫扶、公益捐贈幫扶等方式,累計投入資金6547萬元,對312個村民委員會18175名貧困人口實施了結對幫扶。

2019年以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市共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3000余次,助推全市建成扶貧基地65個、“巧媳婦”培訓基地38個、鄉村帶貧加工點100余個,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1360人次,在92個村實施光伏發電扶貧項目,保障了交通、電力、水利、醫療、教育、住房等政策落實。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