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當前,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市教體局堅持把實施黨史學習教育與本土資源挖掘、校史感悟、英烈楷模對照相結合,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層黨建水平,提高教師思想道德修養,凝聚拼搏精神,彰樹黨員楷模,掀起比學趕超的育人新熱潮。
挖掘本土資源,用身邊事激勵身邊人
“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教師,今天的付出和先輩們吃的苦比起來,簡直是微不足道的,我們一定要學習新時代的引丹精神,為國家的教育事業教好書育好人。”5月28日,杏山旅游管理區韓營學校教師們再次來到本村陶岔渠首會展博物館,重溫前輩艱苦創業歷史感慨不已。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局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把學習“引丹精神”“憂樂精神”“雷鋒精神”“創新精神”等鄧州“四種精神”當作其重要內容,組織教師走進陶岔渠首會展博物館、花洲書院、鄧州編外雷鋒團展覽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展館,近距離感受鄧州“四種精神”,重溫前輩艱苦奮斗的創業歷史、先憂后樂的精神境界、助人為樂的平凡點滴、敢為人先的豪邁激情,號召教師們結合工作實際,將鄧州“四種精神”融入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韓營學校今年剛分配的特崗教師付雙陽,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激發了工作熱情,經常以校為家,加班加點,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益,她研究新的授課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開展校史感悟,用榮譽感激發創造力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我真正認識到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就要在工作崗位上,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時代楷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落到實處。”5月27日,在市城區一小校史展覽室內,該校黨員教師張松說。
城區一小是一所名人輩出的百年老校,從這里走出了著名作家姚雪垠、抗日英雄梁雷、原教育部副部長楊蘊玉等一批杰出人物?;顒又?,城區一小分批次安排全體師生參觀校史展覽室,傳承百年老校精神,激發黨員教師發揚先鋒模范作用,做時代楷模。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該局開展了“學黨史、明校史,話思政、強黨建”教育活動,將學黨史與明校史相結合,首批選出了城區一小、一高中、三高中、劉集鎮一初中等36所有一定歷史積淀的學?;蚴怯袣v史故事的學校,做為教育活動基地,引導教師們在學習過程中激發榮譽感,提高積極性。
對照英烈楷模,用辦實事實現開新局
5月23日下午,白牛鎮中心小學的教師們深入困難學生家中走訪,了解家長對學校有什么意見?學生上學還有什么困難?有哪些問題要和學校溝通?
該鎮中心小學校長劉凱帶著六年級的老師來到谷社村,走進該村的幾位學生家中,了解情況,交流意見。當得知有位同學星期天在家沉迷于手機游戲時,劉凱安排教師隨后和學生開展深談,讓同村的幾個學生組成假期活動小組,共同完成假期作業,對該生進行幫扶。
“90年前震驚豫西南的谷社暴動,就是在谷社村發生的,先輩們為了喚醒民眾的覺悟,不惜流血犧牲,作為后人,作為學校教師,我們理應學習歷史,牢記使命,為黨育人。利用節假日走進學生家中,開展家校溝通,盡可能地為大家辦點實事,這是我們的應盡的義務。”劉凱說。
該局將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放在躬行實踐上,組織教職工結合崗位爭先鋒、辦實事,提出了對標革命先烈、時代楷模,確立了“爭做先鋒崗”的措施,讓大家對標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涌現出的典型人物,特別是抗日英雄梁雷、時代楷模鄧州編外雷鋒團團長宋清梅等人物,組織廣大教師立足崗位為民辦實事。
“挖掘我們身邊的紅色資源,開展校史感悟,對標英烈楷模,立足崗位做奉獻,以黨員隊伍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帶動學習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鄧州教育,我們的路子一定會越走越寬廣。”該局局長馮明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