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朋,鄧州市成人中專機電專業2004屆畢業生,去年5月參加深圳富士康集團招工考試,同場豫、鄂、湘三省數千名學生中成績名列第一;每年送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知名企業的畢業生,錄用考試合格率在90%以上;深圳富士康集團、深圳東亞電子集團、中建科技集團等數十家知名企業的員工隊伍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都來自一個學校―――鄧州市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不在城市,不挨集鎮,不連村莊,在距鄧州市區約20公里的崗丘起伏、綠波蕩漾的田園間,坐落著一所由鄧州市政府主辦的河南省屬成人中等專業學校―――鄧州市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幾年來,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當地及其周邊地區的眾多農家學子前往求學、深造。這不僅是因為校園綠樹成蔭、風景如畫,也不僅是因為它是市示范性職業學校,而是因為它地處農村,緊緊貼著農民的需求辦學,實實在在為讓農家學子長知識、增才干,掌握一技之長,畢業后順利就業,實現走出黃土地、盡快富裕起來的理想與追求。
實實在在為農民服務,為農家子女成才與就業鋪路架橋,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精業的辦學理念,決定了鄧州市成人中專全部的工作內容和做法。
改善辦學條件,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從2002年開始,為改變學校教室、宿舍破爛不堪、無一臺電腦、無一間實驗室、無法留住學生的情狀,學校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興建了教學樓,改造裝修了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購買了電腦和相關教學儀器設備,更新了儀器設備,美化了校園。在改造硬環境的同時,學校極力改造軟環境。學校選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到河師大、省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學府對口學習計算機技術應用、通訊技術應用、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知識,打造專業性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通過努力,鄧州市成人中專新建的教學樓和改造后的學生宿舍,窗明幾凈,電腦室、儀器室、實驗室等配套一新;校園環境和設施的改變,教師隊伍的加強,吸引了周邊地區的農家子女紛至沓來,學生由原來的幾十名增加到數百名。
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市場需要的有用人才。在教學內容改革上,學校堅持實用、實效的原則,大膽擯棄過去中專教育常規教材中理論知識過多,實用技能較少,且知識陳舊的束縛,組織教師因地、因時制宜,自編教材,盡量做到使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夠用,實踐技能過硬。在教學方法改革上,學校突出實踐技能教學,力爭多上實踐、實習課,特別是機電與計算機應用專業,讓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活動在實驗室進行。學校還在鄧州市區聯系開辟多家機電、電腦、通訊工具維修部作為實習基地,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到那里去“動手”、去“體驗”,增強實踐本領。
長短結合,上掛下聯,拓寬辦學空間。學校在努力辦好中專學歷教育的同時,還充分挖掘相關資源,開辦青年農民實用技術短訓班,為了該校將特色養殖、特色種植緊密結合當地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特色產業,農民需要學什么,學校就教什么,學員需要學多長時間,培訓班就辦多長時間。在該校每年有1000多名青年農民通過培訓,學得一技之長,成為當地農村致富能人。學校為了進一步擴大辦學空間,提高辦學水平,主動與河南省信息工程學校、南陽電大等學校實行聯合辦學。2004年10月該校又加入河南省職業教育集團,與鄭州、開封、洛陽3城市的9所大中專學校共享信息教學、教研、師資、設施、招生等辦學資源。這種主動攀親、“借梯上樓”的做法,使得學校獲得諸多無形的辦學資產,辦學水平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學校抓住對外聯合的機會和自身優勢,開辦了園藝、鄉鎮管理等大專班,為當地廣大青年提供了就地上大學的機會和條件。廣開就業渠道,保證畢業生得到良好的就業安置。學校專門設立了就業安置辦公室,經常有專人在“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考察,了解人才需求情況。學校先后與深圳富士康集團、東亞電子集團、中建科技集團等數十家知名企業和人才市場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人才供求關系,使所有的畢業生都能及時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享受大型企業正式員工應有的各種福利待遇,受到學生及家長的好評。
鄧州市成人中專雖地處偏遠鄉村,辦學的人文和地理條件無法與城市同類學校相比,但它依然贏得了當地農民及學員的青睞,校園里一年四季人流涌動,書聲朗朗,一派興旺景象。近年來,該校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進一步提升,學校連續被評為南陽市中等職業教育先進辦學單位、南陽市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校長王達華被評為河南省先進教育工作者。
日前,本報記者到該校采訪了幾位教師,問及:你們怎么把這么偏遠的農村職業學校辦得紅紅火火?幾位教師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們身在農村學校,一心想讓農家子弟有個好出路!這大概就是這所植根在農村沃土里的職業學校展放異彩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