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18日,鄧州市十林鎮十東村文化茶館里擠滿了人,大家正認真聽退休生物教師時生奇的科技講座――《用秸稈制作生化飼料》。目前,在鄧州市鄉村文化茶館里,農民們經??梢月牭健把蠼淌凇钡牧x務科普講座。
過去,農民們認為外語、理化生知識與農村生活不沾邊,稱這些教師為“洋教授”??涩F在,隨著農業知識、農業技術的不斷更新,農業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外語、理化生知識在農業生產上的重要作用,遇到什么生產生活難題總愛找這些教師解難釋疑,“洋教授”們客串起了“農教頭”。
英語教師張耀奎,過去幾年總是“門前冷落”,近二年不時有農民拿著帶有外文的說明書之類來找他,讓“看看都寫的啥”;化學教師呂紅朝,辦公室里堆滿了各村的土壤,隔三差五就有人來問:“你看俺村的土壤施啥肥好???”有了這些教師的幫助,農民們種地、施肥做到了心中有數。
據統計,鄧州市現有1000多名“洋教授”業余義務當起了“農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