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三種精神” 秉承優良師德

2019-03-13 21:12:54 作者:龍堰鄉中心小學 張 璐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鄧州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勤勞樸實的鄧州人民用辛勤的雙手耕耘出了豐碩的物質文明,也耕耘出了許多鄧州獨特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而“憂樂精神”“雷鋒精神”“渠首精神”這“三種精神”,便是這些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中耀眼的明珠。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在著力加強師德建設的當下,鄧州的“三種精神”為教師優良師德的秉承,提供了更為明晰的方向。

    “憂患意識”“先憂后樂”的“憂樂精神”是優良師德的精神內涵。憂與樂相生相依,也可以相互轉化。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古人云:“樂極生悲”“否極泰來”,是對憂與樂辯證關系的提煉和總結。對于憂,要不愁不悲;對于樂,要勿喜勿驕。就教師的工作而言,“憂樂精神”中更是蘊含著一種堅強的意志和奮斗的勇氣。面對取得的成績不能驕傲,應先看到教學中還有哪些不足和問題,還有哪些可以繼續提升的方面;面對教學成績的下滑更不能氣餒,要把它當成找到缺陷提升自己的機會,盡快補足短板。當我們處理好了教學中的“憂”,自然就能體會到教書育人的“樂”。

     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雷鋒精神”是優良師德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是從事教師職業、做好教師工作的前提與基礎,是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職業的神圣使命,從而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并且愿意為自己從事的職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做出貢獻。教師要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時代對教育寄予厚望,對教師賦予重任,教師也要樂于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寶貴年華。

     艱苦創業、勇于創新的“渠首精神”是優良師德的具體表現。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雖然不需要再面對當年艱難困苦的生活環境,但在工作中仍需牢記這種精神,要忘我地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去,遇到困難不找客觀原因、談各種條件,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此外,我們還要向上世紀60年代的渠首建設者們學習勇于創新的魄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要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善于創新,跟上時代的步伐,先做好一個有生命力、創新力的老師,然后才能培養出充滿陽光、積極向上、富有生命力和創新力的學生。

     發展教育事業,我們廣大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每一名教師,都應當自覺加強學習和踐行“三種精神”,秉承優良師德,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