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溫暖叫“精準扶貧”――張樓鄉許營村貧困戶祁曉英脫貧記

2019-03-12 10:01:41 作者:李永先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2015年農歷四月,張樓鄉許營村35歲的祁曉英感覺自己家里的天塌了,丈夫因患白血病,在近5年的多方奔走和醫治下,最終還是撒手人寰,留下兩個未成年的兒子面臨失學,生病期間,花光了夫妻兩人10余年的積蓄,還欠下10多萬元的外債。

  送走丈夫的很長一段時間,祁曉英幾乎陷入絕望。“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我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精神飄忽,六神無主??粗鴥蓚€不懂事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流了多少眼淚。”3月9日,在許營村村部,提及過往,祁曉英眼睛還有些濕潤。

  2016年底,祁曉英的家庭情況引起了市物價辦駐村第一書記楊軍的注意,在村支兩委的共同商議和協調下,祁曉英貧困的家庭迎來了轉機。

  2017年,祁曉英家被許營村確定為貧困戶,隨后,幫扶的溫暖便一次又一次被扶貧干部帶入這個家庭。

  孩子是未來,是希望,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祁曉英的次子在該村小學讀書,享受每年800元的義務教育階段營養餐補助;長子在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就讀,享受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全部免除學費,一至二年級每年2000元助學金和“雨露計劃”每年3000元補助。教育幫扶,讓孩子的教育有了保障,祁曉英心里的石頭落了地。

  為增加祁曉英家庭收入,提振她的脫貧信心,村支兩委通過產業扶貧到戶增收入股分紅,使祁曉英家在政府出資入股企業的情況下,家庭連續三年每年可以由方正彩印有限公司返還1000元的本金和500元的分紅,加上光伏發電每年1000元的收益補助,祁曉英的家庭收入增加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低保、健康醫保補助和家庭簽約服務等多項幫扶措施的同時實施中,駐村第一書記的楊軍與市財政局的幫扶責任人陳文范,認真分析了祁曉英的家庭情況,認為只有充分發揮祁曉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其潛能和內生動力,才可以使其家庭實現真正意義的脫貧。因此,在他們的穿針引線和鼓勵下,祁曉英勇敢地走出丈夫早逝的陰影,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到市區大型購物超市做起了保潔員,月收入2000余元。

  “一雙雙溫暖的幫扶手,不僅讓人心生感動,而且激勵著自己一絲也不敢懈怠。”祁曉英說,現在每天早出晚歸,感覺自己過得很充實。

  2018年底,經過個人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幫扶,祁曉英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家庭人均收入超過3400元,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達到國家現行脫貧標準,光榮脫貧。

  “每個貧困戶致貧的原因雖然不同,但貧困戶想要脫貧的愿望都很一致。不同家庭因戶施策,制定不同的幫扶措施,針對性強了,效果也就顯現出來。扶志與扶智的共同進行,讓貧困戶既感受到了真幫真扶的溫暖,又激發了他們依靠自己脫貧的信心和決心。”楊軍說。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