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給群眾看 帶著群眾干——腰店鎮抓黨建促脫貧工作綜述

2020-10-10 16:25:06 作者:王崇順 通訊員 楊 朔 來源:
分享到:

秋收時節,位于腰店鎮趙樓村的河南譜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甜葉菊收購基地,村民正把晾曬好的甜葉菊,一車車拉進倉庫過秤,四處彌漫著甜甜的清香。

2011年,趙樓村黨支部書記周紹空,經多方考察后,自己率先種植10畝甜葉菊,為全村改變傳統農業種植探路。

“第一年就喜獲豐收,一畝地凈利潤3500元左右,10畝地收益30000多元。”周紹空說,“第二年村里就有10多戶村民開始種植,最多的時候有1800多畝甜葉菊種植面積,2019年,村里僅有的7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趙樓村干部先行先試,引領群眾種植特色產業,是腰店鎮實施抓黨建促脫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抓好制度落實 提高責任意識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腰店鎮黨委強化“抓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發揮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從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貧困戶收入入手,抓黨建促脫貧,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支撐。

“鎮黨委書記為第一組長、鎮長為組長、鎮直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脫貧攻堅責任組,所有人員分包到村到戶,個個肩上有擔子,人人心中有目標,為全鎮脫貧攻堅貢獻力量。”腰店鎮鎮長郭小東說。

該鎮“用責任制管責任人,以責任人帶一班人,以一班人活一盤棋”的抓黨建促脫貧工作思路,通過黨建知識培訓、扎實推進“兩學一做”“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制度落實,把貧困村的脫貧攻堅任務納入基層黨建年度考核和履職考核。

壯大集體經濟 引領群眾脫貧

該鎮的燕店村,鄧新公路穿村而過,優越的交通為村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公路兩側商戶生意興隆,臨街小樓整齊劃一,城鎮化已具雛形。近幾年,村里又引進了食品、電子、建材、服帽加工等企業20余家,其中魔芋面條、葛根面條已成為鄧州名優特產,多次進京展銷。

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燕店村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把160萬元財政扶持資金,注入該村黨員馮明雷的馮氏面粉加工廠,村里每年分紅20萬元。

“像燕店村這樣,通過發展集體經濟,為貧困戶就業、創業提供條件和服務,在腰店鎮還有很多,不僅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而且帶領他們脫貧致富。”鎮黨委副書記盧宇介紹。

據了解,腰店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沉下身”,入村入戶幫扶,分析致貧原因,制定扶貧計劃和扶貧臺賬;每月開展志智雙扶“三個一”活動,依托農民學校、同心超市、“紅黑榜”等陣地,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法,宣傳黨的扶貧政策,表彰先進脫貧典型,激發貧困群眾的信心和內生動力。

黨員示范引領 解決群眾難題

在趙樓村,一座占地10余畝的大型蔬菜配送基地正在建設中。“按照當前進度,預計10月底就能投入使用。”村黨支部書記周紹空介紹,“基地建成后,趙樓及周邊村民種植的蔬菜,就可以直接銷售到這里,基地對蔬菜進行真空包裝后,銷往大城市商超,蔬菜品質提高了,價格也就上去了,種植戶增加了收入。”

此外,在周紹空的引領帶動下,趙樓村剛建成了150畝的香菇種植基地,以“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運行模式,讓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農民變股東,村民每畝地最少能拿到1000元(租地及分紅),還有100余人在此務工。

在該鎮的黑龍社區,新成立的21人脫貧攻堅聯合黨支部,每位成員都分包2至3戶貧困戶。社區印制了黨員連心卡,分包黨員的姓名、電話一目了然,解決了貧困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社區幫扶人、市委黨校講師胡霞,分包的72歲貧困戶李謙軍,養殖6、7只羊。在一次走訪中,胡霞勸李謙軍:“養6、7只是養,養六七十只也是養,既然養了就要多養點。”在胡霞的幫助下,李謙軍現在已經養有80余只羊,并順利脫貧。

該鎮所有干部、黨員,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解決他們的生產生活難題,幫助他們盡早脫貧。

“我們通過實施抓黨建促脫貧,把基層黨建作為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要求黨員干部做到‘干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提高了黨員干部抓脫貧攻堅的工作能力,為全面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小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腰店鎮黨委書記李宗萬說。?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