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河街道 “互聯網+”打造轄區治理新格局

2016-07-28 11:02:22 作者:鄭雪 王 倩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7月25日,周一上午8點,擁有組織黨建、公安服務、工商管理、農業綜合、人口計生、民政救助等10個服務窗口的湍河街道綜合為民服務中心的大廳里卻很冷清。以往排長隊、亂糟糟的局面,已不見蹤影。該中心的工作人員張麗剛到辦公室,就打開電腦,登錄“四化雙評”綜合信息平臺,未辦事項欄里有轄區居民申請辦理個體工商戶變更登記需要辦理。8時20分,申請個體工商戶變更登記的劉文橋就收到了登記完畢、送交審核的短信通知。

    “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群眾要申辦業務,按照之前的流程,當事人要來登記,我們拿著手續一級一級上報,現在群眾帶著證件來,通過掃描上傳,網上登記通過后,上級會下來審核,時間上能縮短一半?!蓖暮咏值酪ο锷鐓^代辦員王珂,跟我們講起綜合信息平臺帶來的方便。
    這種變化,得益于我市打造的“四化雙評”綜合服務平臺的成效體現,這種新興的“互聯網+”的工作模式,在湍河街道構筑起了全面服務群眾零距離的工作新格局,真真切切地讓轄區群眾享受到了“一坐式”服務。

    編織一張“便民網”

    從去年年底開始,經過為期半年多的籌備和數據采集,湍河街道的“四化雙評”工作已逐步了實現“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群眾信息化、為民服務全程化、服務效能公開化”的網格化社會管理。

    該街道對轄區158個網格內的工作人員實行“定人、定崗、定責”和包片區的三定一包責任制,同時,將機關干部、民政、人社、計生、工商等各處直單位人員分包下沉至各個網格,開展便民服務,在全處形成了“人在格中、事在網中、優質服務、高效便捷”的網格治理新機制。并將“一村一警”、“六城聯創”、打擊“三違”和打擊非法加油站等重點工作納入網格管理中,有力地推動了工作落實。

    姚巷社區民警趙磊對此體會很深,他說:“今年以來,轄區發案率低了,辦事效率高了,群眾也滿意了,一張便民網真是發揮了大作用!”

    開通一條“高速路”

    近半年來,該街道通過“四化綜合服務平臺”,將全處17778戶73080條居民信息采集到位并錄入信息平臺,建立實有人口動態信息數據庫,開通了一條為民服務的高速通道。

    以往群眾申請辦理廉租房租賃補貼需到工商、車管、稅務等9個部門開具多項證明,所有材料齊全后方可逐級申請,現在只需到社區服務站提交辦理申請,社區服務站網上受理、辦事處網上審核,由房管部門向相關部門在網上進行協同辦公和比對后進行審批,不僅縮短了辦事時限,提高了服務效率,更主要的是有效杜絕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吃拿卡要”等現象,有力推動了部門工作機制和模式轉變。

    截至目前,全處17個社區,共受理計生、民政、人社、農業城建類“四化”民生服務網上辦理事項171件,并對網上辦事群眾進行電話回訪。

    架起干群“連心橋”

    “小劉,你來了,快坐快坐,俺家的低保申請辦好了,你可幫了大忙?!卑死锿蹙用裢跣阌⒗爡^信息員劉英彩的手,熱呵呵地說道,現在我們在手機上一看就知道了。多虧了你們送來的《湍河街道“四化雙評”建設工作宣傳手冊》,這個冊子我要保存好,隨時拿出來看一看。

    自全市“四化綜合服務平臺”啟動以來,湍河街道按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星級評定標準,經過考核評議,評出五、四、三、二、一星級支部若干,以及五星黨員167名;同時,重點抓好信息員的管理培訓,選配17名熟悉電腦操作,愿意為百姓服務的同志擔任社區信息員。通過強化培訓,使每個信息員熟悉政策依據、申請條件、申報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近來,涌現了像姚巷的王珂,八里王的劉英彩,白莊的單哲等一批優秀信息員,她們服務熱心,從而將“臨時救助申請、農村低保、計生服務”等網上辦理52項民生服務送到群眾身邊,節約了群眾辦事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拉近了干群之間的距離,為黨群干群架起一座“連心橋”。
   
“四化雙評”旨在以黨建促服務、以效能惠民生,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和社會管理水平。如今,這種‘全程化’的服務已在湍河街道生根發芽,并正在深刻地改變著基層黨建和轄區管理的模式,改變著干部群眾的認知習慣。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