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這幾天天氣熱,不要讓雞子中暑了,多喂點開水。要搞好環境衛生,加強防疫滅病工作,還可在飼料中添加一些防暑降溫的藥物,提高雞的抵抗力……”8月6日,十林鎮防疫站工作人員正在該鎮景營村脫貧戶景自校家走訪,向他傳授夏季養殖技術。
“前幾天我參加了鎮里組織的養殖種植培訓班,學到了不少的養雞知識。多謝黨和政府,讓我們這些缺乏養殖技術的貧困戶少走彎路,為我們發展養殖業保駕護航,我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景自校高興地說。
眼前的景自校面色紅潤,干活干脆利落。“這些年多虧黨的政策好,是黨和政府又給我了一次生命。”景自校說起黨和政府對他家的幫扶,激動地眼泛淚花。
據該鎮工作人員介紹,景自校是個命苦的人。兒子景天浩2歲的時候,妻子撇下年幼的孩子離家出走。為了生計,景自校只得把孩子留給父母外出務工。在外務工期間,由于勞累、吃飯不及時等原因,患上重病導致貧血。“2015年,病得很重,面黃肌瘦,站都站不起來,是家人用擔架把我抬回來的,自己感覺都活不了幾天了。”景自校說,“外出的幾年沒掙到錢,回來看病都沒錢。”
鎮村干部送來了及時雨。該村村委了解景自校的情況后,經過精準識別,把他家評為貧困戶。鎮村干部經常到他家走訪,鼓勵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被評為貧困戶后,各種好政策飛到了我家。”景自校介紹,父母年歲都大了,都有慢性病,光吃藥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F在全家都免費辦理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享受“五次”報銷,父母和他每月都有藥費補助,吃藥不花啥錢。
經過治療,景自校病情穩定。女兒外出務工,家里有了一份穩定收入。2016年,景自校家順利脫貧。
身體好轉后,景自校開始謀劃以后的生活。“雖然黨和政府關心幫扶我,但我不能等著政府救濟,我還年輕著哩,好好干,把兒子培養成國家有用的人。”景自校的想法得到了鎮村的大力支持,并依據他的身體狀況量身定制了脫貧良方。在鎮村的指導下,他購買了30多只小雞發展養殖業。
常年在外務工的景自校對于養雞方面的知識一竅不通。為了把雞養好,景自校沒少費心。他經常向有經驗的養殖戶請教,閑暇之余查閱養殖方面的書籍,鎮里組織培訓班他也積極報名參加。為了節約費用,他經常割草喂雞。經過幾年摸索,景自校成了該村小有名氣的養雞專家,今年他又養了100余只雞,養雞讓他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生活好了,心情也好了,這兩年景自校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家里有9畝地,種傳統農作物掙不來啥錢,他想讓土地生金。種啥好呢?2019年,他找到市殘聯駐該村第一書記李成偉,想聽聽他的建議。李成偉說:“這兩年蒜價穩定,肯定賠不了。種大蒜的人較少,說不定到時候能賣個好價錢。”
說干就干,景自校聽取了李成偉的建議,他購買了蒜種,種了3畝多的大蒜。澆水、施肥、除草,景自校不知疲憊地在蒜地忙碌??粗N下的大蒜長出了綠油油的蒜苗,景自校十分高興,他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管護著蒜地。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景自校的大蒜喜獲豐收。
“今年秋季我準備把9畝地全部種上大蒜。下一步,等技術成熟后,帶領鄉親們一起種蒜致富奔小康。”嘗到甜頭的他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
“景自校是我們村貧困戶的代表,他面對生活的艱難困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他的精神感動著鄉親們,村里的貧困戶在他的影響下,依靠自身能力實現了脫貧致富。”該村黨支部書記王賀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