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培育促增收 轉移就業幫致富――十林鎮“兩業”促脫貧工作側記

2019-03-04 20:28:44 作者:林海燕 通訊員 韓祖飛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      “不管是產業培育促增收,還是轉移就業幫致富,我們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措施。”近日,十林鎮副鎮長李雪昌告訴記者。

     自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十林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班子會議,認真研究謀劃,制定工作舉措,真扶貧,扶真貧,取得了階段性工作成效。

     記者了解到,在產業培育上,該鎮結合地域優勢,優先發展特色種植業,確定了習鄉林果種植合作社為鎮扶貧產業示范基地,發展獼猴桃種植產業,著力將其打造成為生態好、效益高、質量優、品牌強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主動適應當前農業農村發展形勢,開展“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對全鎮耕地集中流轉,統一管理,形成“大方田”后向新興農業經營主體流轉,農民群眾土地流轉后增加了收益,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使其在新興農業經營主體務工,增加了收入。

     “我們要求每個貧困村和重點村至少要培育一個新興農業經營主體,建設一個貧困車間,然后新型農業主體采取‘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種養大戶+貧困戶’模式,一方面形成產業扶貧輻射效應,推進規?;?、產業化、組織化程度,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另一方面為貧困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吸納帶動周邊貧困戶務工增收,確保有就業能力的貧困人口可持續穩定就業。”李雪昌介紹道。

     “我現在開辦了一個花生加工基地,屬于花生收購、加工一條龍企業。原來我們村的村民種植花生之后,或賣給收購點,或自留榨油,價值不高?,F在有了發展產業的疊加優惠政策,更多的群眾有了種植的信心和決心,周邊柳堰、河池等多個村的貧困戶都通過花生種植業提高了收入。”黃崗村花生加工基地負責人趙紅雷說道。

     如何轉移就業,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李雪昌告訴記者:“精準扶貧,就業先行。實施勞動力轉移就業就是讓貧困群眾在實現增收脫貧的同時,還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

該鎮按照貧困戶創業就業意愿,通過人社、農業、扶貧等部門,開展勞動技能培訓,進一步培養貧困群眾自主創業思維,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積累能力,提高貧困戶綜合素質,為其就業以及創業打下基礎。同時,依托“習鄉林果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景鴻電子廠”等扶貧基地和車間,為貧困戶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幫助貧困人口轉移就業,盡早脫貧致富。

     在該鎮制定的脫貧規劃中,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鎮內工廠參與和支持扶貧事業,鼓勵企業與貧困戶建立長期幫扶關系,簽署《結對幫扶協議書》,爭取每個村都有民營企業參與“企業幫貧”精準扶貧行動,為結對貧困戶的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增強貧困勞動力的可持續就業能力。固定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讓其在家門口就業基地務工,方便照顧全家老小,該鎮逐步把輸血扶貧轉換為造血扶貧。

     同時,該鎮利用“千名干部下基層、訪民情、解難題”活動和“四化雙評”網格化服務功能,通過駐村工作隊員和網格下沉人員,將用工信息及時送到貧困戶家中,讓有就業愿望的貧困勞動力“足不出村”就能獲取最新的用工信息,方便就業;并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利用貧困村光伏發電資金,開發公益性崗位,設置保安、保潔員、護林員崗位,實現了211人轉移就業。

     在做好產業培育和轉移就業的同時,該鎮還積極營造氛圍促“志智”雙扶。為各村制作宣傳橫幅、宣傳版面,督促各村刷寫固定墻體標語,大力宣傳弘揚貧困人口中的致富典型,形成人人爭先進,戶戶要脫貧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該鎮有7個貧困村,共1358戶3758名貧困群眾。截至目前,已有6個貧困村摘帽,792戶2515人脫貧。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爭取盡早實現全鎮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村全部摘帽。”李雪昌說。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