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樓鎮“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輝煌

2011-03-23 11:34:44 作者:楊少偉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十一五”時期,孟樓鎮黨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省際邊貿重鎮為目標,團結和帶領全鎮廣大干群,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迎難而上,務實拼搏,堅定不移地抓好黨的建設、集鎮建設、工業經濟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與和諧孟樓建設,實現了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截止2010年底,全鎮實現地方總產值19.6億元,工業產值16.3億元,財政收入4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33元。實踐證明,20062010年是孟樓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五年,是孟樓面貌發生變化最大的五年,也是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最多的五年。

 

黨的建設取得新成就

“十一五”期間,孟樓鎮黨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基層黨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均取得明顯進展,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明顯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顯著增強,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結合基層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實踐活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真正達到了“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目標。同時,我們還開展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活動,掀起新一輪思想解放熱潮,使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更解放,目標更明確,干勁更高漲。

二、加強基層黨的作風建設。以“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動的開展為契機,全面加強領導班子的作風建設,努力塑造黨員領導干部新形象。以爭創學習型黨組織、爭當學習型黨員為載體,加強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自身建設,堅持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對班子成員進行“補腦”、“充電”,提高班子成員整體素質。

三、積極實踐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推進基層農村民主化進程。通過充分運用“4+2”工作法,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決定村級大事,保證了群眾“四權”的落實,增強了群眾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從而使村級決策更科學、更合理、更具有操作性。

四、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建設新型村部,打造綜合性服務平臺。五年來, 建設新型村部13個,并對已有村部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在村部建成了圖書閱覽室、遠程教育室、黨員干部培訓室、警務室、村級衛生室、互聯網室、文化茶館等“六室一館”,安裝了健身體育器材和兒童娛樂設施,把村部打造成為村里的政治活動中心、宣傳教育中心、信息發布中心、經濟服務中心和文化娛樂中心。

 

工業經濟發展成就輝煌

“十一五”期間,孟樓鎮強力實施工業立鎮戰略,按照“建設省際工貿重鎮”的發展目標,大力招商引資,推進項目建設,實現了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10年實現工業產值16.3億元,工業經濟已成為全鎮的一大支柱產業。

全鎮目前共有各類工業企業38家,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骨干企業6家,初步形成了以板材加工、棉紡加工、新興建材為主的支柱產業。楊樹加工以孟源木業公司為龍頭,全鎮共有大小楊樹加工企業18家,其中投資百萬元以上的板材加工企業5家,楊樹粉碎企業2家,家俱加工店13家,有25個商戶坐商經營的木材交易所一處。楊樹加工企業直接產值9000萬元,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870人。棉紡織加工以龍發紡織有限公司、同鑫織布廠、金豐棉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全鎮共有棉紡織加工企業9家,投資在500萬元以上的4家,投資300萬元以上的1家,投資50萬元以上的4家。棉紡織加工企業產值達4000萬元,從事棉紡織行業的勞動力達到800人。新興建材業以玉皇鑫興建材廠為龍頭,全鎮各類建材企業8家,其中投資超千萬的1家,建材業已成為我鎮的一大新興產業。工業企業的發展有力地帶動了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由此而轉入城鎮人口2000余人。

 

集鎮建設日新月異

孟樓鎮地處豫西南邊緣,與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樓鎮街相通,地相連,素有“一腳踏兩省”之稱,S231線縱貫全境,自古以來就是豫、鄂、川、陜農副產品集散地和物資交流中心,有“中州賢關”之稱,是展示河南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集鎮建設始終是全鎮工作的重中之中?!笆晃濉逼陂g,孟樓鎮黨委、政府以“建好孟樓、增輝河南”為已任,強力實施城鎮化戰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省際工貿重鎮”的目標,突出“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特色,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實現了集建設跨越式發展。鎮區面積擴展到2.7平方公里,街道發展到13條,專業市場8個,常住人口達9000人,主要街道全部實現了硬化到位、基礎設施(下水道、路燈)到位、管理到位,集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晉公湖景點、文化廣場、河南大道等一大批具有現代風貌、展現時代氣息、服務群眾生活的設施和建筑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鎮區框架進一步拉大,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窗口效應”進一步凸顯,一個設施完善、功能完備、繁榮和諧的省際工貿重鎮初步形成。

 

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

“十一五”期間,孟樓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的要求,務實重干,扎實努力,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鎮農村呈現出新的面貌。

一、實施“村村通”工程。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780萬元,修通貫穿14個行政村、長達46.1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面,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二、進行村莊整治。結合全鎮實際,強力開展村莊整治工作,共打通主次干道46條,修筑沙石路3238.5公里,修下水道17.3公里;配置健身器材48件,安裝路燈390盞,觀光燈20余盞,治理坑塘14個,興建村級游園8個,文化茶館18個,沼氣池239座,安裝有線電視680戶,太陽能熱水器627臺,全鎮農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止2010年底,全鎮自然村整治率達到92%,顯著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農民群眾創造了比較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三、建設移民新村。作為全市唯一一個移民試點鎮,孟樓鎮把移民新村當作新農村建設的樣板進行建設。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投資200萬元,對張義崗移民新村進行綠化、美化,栽植香樟樹450棵,鋪設彩磚500平方米,增加公共綠地200平方米,安裝太陽能80臺,安裝路燈100盞,使張義崗移民新村成為全鎮新農村建設的亮點。

 

現代農業發展成效顯著

“十一五”期間,孟樓鎮堅持發展現代農業,強力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作,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全面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夯實了發展根基,增加了農民收入。

農業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初步建立起測土配方施肥、動植物防疫、科學選種等農業服務體系,全方位提高“三農”服務水平,推動了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全面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農業服務專業化,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

“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作卓有成效。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種植為主的孟樓、晉公、蘭沖、長樂環鎮區經濟帶;以商貿經濟為主的玉皇村級小集鎮;以南瓜特色種植為主的劉崗、胡莊、耿營、西竹等專業種植村,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一大渠道,使全鎮15個行政村都有較具特色的種植業。

畜牧業發展跨上新臺階。畜牧養殖業按照以大廠大戶的發展為主,散戶養殖為輔,用活用好國家扶持政策,積極支持農民發展養殖業。截止2010年底,全鎮有各類養殖廠20余家,生豬存欄超過7000頭,牛羊存欄超過8000只,畜牧總產值達到8300萬元。

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逐步成熟,農產品銷售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以“玉皇南瓜種植協會”的完善發展為模式,先后成立了耿營南瓜種植協會、晉公楊樹種植協會、西竹畜禽養殖協會,以協會為依托,成立專業合作社,推動了全鎮特色產業的發展。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