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龍堰鄉穆莊村76歲的老漢穆志源天天念叨著一個人:“獻娃,你去哪了?過年了,也不知道你經常在忙些啥,連爹也不要了……”
老人呼喚的人叫穆中獻,是龍堰鄉穆莊村黨支部書記,現正躺在鄭州大學一附院的病床上。穆莊村3000多名群眾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個從來不服輸的硬漢子倒下了。貧困戶魏改革痛心疾首地說:“他是為我們累倒的呀!”
去年10月的一個晚上,穆中獻在貧困戶魏改革家新房施工工地上忽然暈倒,送醫被確診為腹腔動脈夾層。醫生告訴家屬,這種病是經常勞累,引起高血壓造成的動脈血管血栓,隨時都有動脈血管爆裂的危險,幸虧送來的及時,如不手術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在當天穆中獻進行了手術,搭了3個支架,后續還需要再搭2個支架。
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子倒下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尤其是穆莊村32家貧困戶更是為這位一心為民的村支書而揪心,都想讓他趕快好起來,趕快回來,因為群眾都離不開他。
丁莊組的丁光志不會忘記,要不是穆支書,他家的大女兒也不能上大學,一家人要四處流浪?,F年45歲的丁光志自幼患小兒麻痹癥,經常走路拄著雙拐,說話語遲,妻子智障,靠撿廢品維持生活,由于兩條腿不起作用,他經常開著小手扶車四處撿廢品,總有好心人把廢紙、廢塑料送到他的車上。2016年,穆中獻帶領村領導班子經過精準識別,把他家定為貧困戶。通過到戶增收,給他發了4只山羊,丁光志身殘志堅,經過兩年的發展,到去年秋季已達到50余只,有了羊經濟收入,她的女兒上大學再也不用發愁了。
貧困戶何海亮于2002年外出打工遇到車禍,導致大腦受損,半身偏癱,語言不清,妻子撇下一歲的兒子離家出走,父子生活沒有著落。根據他家的情況,穆中獻和村支兩委商議,把他家定為貧困戶。去年又為他家爭取危房改造款建起了3間小平房和一間廚房,還為他安排了公益崗位做村里的環衛工,每月多增加收入700元。
在穆中獻心里,穆莊村8個自然村、726戶、3176人他全都裝在心上。他為精準扶貧工作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作為村里的當家人,誰家有難他總是第一個到現場,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撂下碗就走。妻子心疼他,經常埋怨他為工作不要命。村民魏振湘說:“他心里只裝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由于常年奔波和勞累,血壓高到180—200毫米汞柱,村醫多次勸他吃藥,他總是說“沒事,歇歇就好了。”
住院期間,穆中獻對村里的貧困戶依然念念不忘,他對村會計魏厚金說,自己的手機經常開著,只要不在手術室,隨時可以聯系他。前不久,龍堰鄉政府領導班子到醫院看望他,書記拉著他的手語重心長地說:“老穆,你該歇歇了,先把工作放一放,等身體養好再說。”穆中獻卻說“書記呀,村里還有好多事在等著我,我放心不下呀……”
是啊,扶貧路上他不能倒下,貧困戶穆巖峰家里還沒有房子,他們父女倆還在鄰居家寄住;丁光志家人畜還沒有隔離……太多太多了,穆莊村32家貧困戶成了穆中獻心中最深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