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開奔馳犁地”的李桂芳

2020-05-19 09:37:30 作者:史 娟 通訊員 王 雨 來源:
分享到:

“桂芳這桃子種得數一數二,魚蝦養得也好,連微信名都起得響當當哩!”近日,九龍鎮姚營寨村村民周明占告訴記者,脫貧戶李桂芳最開始火起來是因為“開奔馳犁地”的微信名。

“桂芳嘴里吞旋風——口氣真大!” 之前提起這個微信名,好友周明占見李桂芳都會調侃一番。2018年,省吃儉用的貧困戶李桂芳買了個智能機,跟上時代潮流,注冊了微信,取名“開奔馳犁地”。得知此事兒,村里炸了鍋,都覺得桂芳剛過上兩年像樣日子就開始膨脹了,不可思議。

村民的議論是有根據的,2016年以前,窮困潦倒的李桂芳還是村里的墊底戶。

重擔在肩,難翻身。李桂芳的母親年事已高,兩個兒子年幼,妻子孟相云及長子、長女3人均有智力障礙,無勞動能力。作為家里唯一的勞動力,李桂芳要照顧家人,無法外出務工,只能靠種地艱難地養活一家7口人。

“妻子和兩個孩子每個月幾百塊錢的醫藥費都難以拿出來。”提起以前的艱難日子,李桂芳忍不住落淚,“孩子們想吃肉了,我就到河里摸魚捉蝦,根本沒錢買。”2015年冬天,妻子燒火做飯時,不小心引發火災,三間屋架房被燒,他無奈又借債3萬余元重蓋房子,使得原本捉襟見肘的一家更是雪上加霜。

“當時想著家人的病別再嚴重就行,別再生啥災,從沒敢想過日子會變好。”李桂芳說。在苦日子里煎熬半輩子,他已經完全不敢對生活抱什么期望。

2016年,李桂芳被識別為低保貧困戶,享受各項扶貧政策后,他家的情況逐漸好轉。在市檢察院駐該村第一書記張學佩等扶貧干部們的關懷和激勵下,李桂芳心中升起了暖意,有了重整旗鼓、努力奮斗的信心。

2016年,九龍鎮開始發展冬桃產業,帶領群眾脫貧。在其他貧困戶都猶豫不敢種植的時候,李桂芳和其他8位貧困戶首先報了名。“政府是真心為咱好,我一定要跟著好好干,讓大家看看,我窮了快半輩子,也能翻身把日子過好。”

一口唾沫一顆釘。把話撂下后,李桂芳轉身就扎到冬桃地里了。他種植了7畝冬桃,由九龍鎮統一提供技術指導,利用到戶增收的2000元購買苗木和化肥,不足部分由鎮政府墊資。

“咱說啥也不能當那扶不起來的爛井繩,辜負干部們的一片心。”沒有種植經驗的李桂芳,不辭辛苦,賣力學習種桃技術,只要鎮里組織培訓都去參加。“別的果園出現的問題,我也可以跟著學習一下解決方法,萬一自己果園出現類似問題也能早點解決。”技術指導員來村里指導,他全程跟著學習。村干部們也隔三岔五就會到他家看看,問問果樹生長情況,有困難及時給予解決。

“找李桂芳,去他的桃園就對了,一天到晚在里面侍弄,快修煉成‘桃樹精’了。”一個人照看7畝桃園,桃樹壯實地長起來了,李桂芳卻累得皮包骨頭、精瘦黢黑。

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精心照料,2018年李桂芳的7畝冬桃首次掛果,大部分果品達到一級果標準,由鎮里統一收購,賣到香港等地,當年獲益3萬多元,還清了外債。李桂芳備受鼓舞,并起了“開奔馳犁地”的微信名。“這是聽別人說的玩笑話,我拿來用了,激勵自己好好干,萬一有可能實現了呢?”提起這個微信名,李桂芳靦腆的笑容里帶著滿滿的信心。

2019年初,李桂芳又加種4畝黃桃。得知村里有人養殖小龍蝦效益好,李桂芳前去學習養殖技術,利用小額貸款的5萬元和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姚瑞峰出資的1.5萬元,在果園旁邊開挖10畝坑塘,養殖小龍蝦和黑魚,不用投入很多人力,既增加一項收入又可以灌溉果園。

2019年秋,在遭遇連陰雨天的不利情況下,果園依然收益3萬余元,當年脫貧出列。

據九龍鎮黨委書記趙中玉介紹:“九龍鎮與鄰鎮合作生產冬桃酒,今年將正式投產,預計可以消化吸收60噸冬桃,為冬桃種植戶擴大銷路,增強抗風險能力。”

眼下,正是小龍蝦銷售旺季,李桂芳已首批賣出近5000元的小龍蝦。掛果良好的冬桃也疏果完畢,肥美的黑魚等待上岸銷售。已經脫貧的李桂芳覺得,自己離“開奔馳犁地”的心愿又近了一步。?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