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盛夏的九龍,社區像坐落于天然氧吧中,灑水車過處干凈整潔的道路透出絲絲涼爽,鮮花、果樹、林木成了守護一渠清水的“保護神”。
“我們在這兒環境好,吃的好,住哩美,我這爛麻繩熬過了鐵曲鏈兒,這都得感謝黨,要不然我這身體,早都活不成了?!边@是在九龍鎮敬老院,74歲的“老病號”丁大爺對記者說的話。
丁大爺之所以這么說,一切緣于近幾年九龍黨委、政府把著力點放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使全鎮朝更靚、更綠、更美綜合發力結果的贊譽。
扮靚街區利人民
走進陳崗移民社區,一排排的房屋布局合理,家家門前都種些青菜,老百姓臉上都露出自得其樂的笑容。在思源社區,一幢幢灰磚灰瓦的建筑在香樟樹、綠草和鮮花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美麗,社區幼兒園、醫院、路燈、垃圾箱、一應俱全。
近幾年,該鎮對社區進行高標準設計和規劃、加強附屬設施配備。今年,已硬化路面3000平方米、鋪設了集鎮西部2100米的下水道;進一步對社區和街道進行綠化、亮化、美化升級改造;新建了2個垃圾填埋場和4個公共廁所,并已做好了鎮垃圾中轉站的土地協調工作。這些利民舉措的實施,贏得了全鎮百姓的交口稱贊。
生態拉動福人民
“現在王坡村油(藥)用牡丹種植示范基地,半店村月季示范種植基地、渠兩側果樹和風景樹1200多畝的遠景農業合作社,引來了周邊大量的游客前來觀光、拍照?!本琵堟傛傞L孔合理說。
據了解,該鎮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優化農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土地流轉,全力推進西快速通道沿線的王坡、半店、同心號千畝高效示范園區和5千畝花卉、牡丹及中藥材基地建設。現在,全鎮居民頭上的天更藍,腳下的水更綠。
健全機制惠人民
為切實加強此項工作的開展,該鎮成立以鎮長、班子成員、包村干部、各村支書分包的責任制并形成長效機制,將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納入黨委、政府工作議事日程和工作考核目標,設立專門管理機構,保障經費,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對保潔質量高者懸掛清潔星級標識并獎勵,對評比落后的村給予處罰和通報批評。此外,鎮政府投資10萬元,為各村配備垃圾清運車2輛、專職保潔員2-5人,為他們購買了環衛服60套,明確1名村干部長期負責督導此項工作。制定并落實日常保潔制度,推行垃圾“戶分類 、組收集、村運轉、鎮處理”四級聯動模式,確保垃圾日產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