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記者 朱可錚)近日,記者在九龍鎮采訪時看到,鎮政府每位工作人員的手機后殼上都貼著一張小卡片,上面印著“2017年九龍鎮扶貧工作檢查內容”,這是該鎮黨委政府為全鎮精準識別、規范檔卡而進行精準扶貧的一項舉措。
該鎮扶貧辦主任彭付新說:“這張小小的卡片很管用,卡片上涉及八項扶貧內容,每個工作人員將這八項內容隨身攜帶,隨時隨地就能掌握每個時間節點要干啥、怎么干等問題,讓每項扶貧工作入腦入心,十分有利于工作的開展……”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鎮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積極推行“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工作法,該鎮黨委書記趙中玉提出重點產業幫扶“六個一”的工作思路,助力扶貧工作又準又實,并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來,九龍鎮的冬桃已經成為主導產業,發揮產業扶貧是九龍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趙中玉多次提出,要保證九龍鎮致富路上一個都不掉隊,力爭使精準扶貧“面面俱到”,扶持一批專業合作社,讓專業合作社在扶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該鎮遠景生態林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是“河南服務三農示范單位”,2017年該合作社農產品被省農業廳評為“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初步走出了規?;N植、標準化操作、品牌化運作、生態化發展的農業新路子。該鎮合作社負責人彭風曉是一位有遠見有抱負的女性,在剛剛結束的2017年北京市支援合作地區特色產品展銷會簽約儀式上,與北京恒祥友商貿有限公司簽約,2018年將為其提供50萬公斤的“黃金梨”。
彭風曉說,就是要把合作社的“黃金梨”這張品牌打出去,把更多農產品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農民致富增收,讓貧困戶及早脫貧。
該鎮姚營村的貧困戶孫天星、王家姣都在遠景生態林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打工,他們告訴記者,在這里做工,活兒不累,而且離家近,不耽誤照顧家人,每天收入80元,很滿足。
九龍鎮還壯大一批軟籽石榴、苗圃、食用玫瑰等特色農產品,形成富有九龍特色的貧困戶特色農業脫貧新路子。該鎮百果園專業合作社與119戶貧困戶簽訂到戶增收冬桃種植分紅協議,每年給每戶貧困戶600元的分紅。
李炳生是姚營村村民,一家四口,兒子是殘疾人,該鎮甜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士新為他提供了3畝地的桃苗,并無償為他提供技術幫扶,李炳生告訴記者,他家種的桃樹長勢喜人,明年就可以掛果,每畝可產桃3000斤,每斤收購達5元,到果實成熟時節,甜桃專業合作社會來高價收購,為他不再“返貧”打下了基礎。
“我鎮引導鄧州牧原九龍分廠、邁盛鞋廠、家春園玫瑰花加工基地等明星企業,與有關扶貧政策相結合,一方面吸納貧困人員就業,另一方面利用企業的產業優勢帶動貧困戶脫貧。”趙中玉介紹道。
同時,該鎮利用大戶典型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大戶經濟”的幫扶優勢,讓大戶吸納貧困戶為自己的成員,從而實現鄰幫鄰、戶幫戶,以點帶面助力精準扶貧新局面。
白廟村王玉恒是種煙大戶,每年農忙時節,王玉恒吸納周邊村民到田地里做工,并吸納15戶貧困戶,每人每天收入80-120元。王玉恒告訴記者:“通過幫扶貧困戶,對我們種植大戶也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拓寬思路,在致富路上多想辦法,多找致富門路,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