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的肩膀撐起一個家——記花洲街道藍灣社區孝老愛親“好媳婦”嚴紅林

2020-06-04 11:06:03 作者:李永先 來源:
分享到:

穰原大地,湍水河畔,她用一顆善心詮釋愛的含義:孝老愛親,日復一日,她送走婆婆,又伺候母親,是兒媳,更是親閨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16年如一日,她與肢體高位癱瘓的丈夫不離不棄。

一天天,一年年,面對生活的重負,她不氣餒、不抱怨,以樂觀的態度,跨越了生活中道道難關,用柔弱肩膀為多難的家庭撐起一片天。晚飯后、節假日,每當悠揚的廣場舞曲響起,她總會出現在鄰居和愛好者的身邊,耐心細致地指導,國家體育總局給她頒發了“一級社會指導員”證書。她,就是花洲街道藍灣社區的嚴紅林,“政府和社會給了我們家庭太多的關懷和幫助,我應該為社會作點貢獻。”這是嚴紅林經常說的話。

什么是家?家是生活、工作的動力,家是幸福的港灣。一個完美的家庭是由丈夫、妻子和孩子構建而成,丈夫是家庭的頂梁柱,妻子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天降橫禍 丈夫癱瘓

比嚴紅林小一歲的丈夫李恒偉,是市商業肉聯廠的職工。2004年9月的一天夜里,接到電話的李恒偉去單位加班,由于當時正在修建鄧新公路,騎著摩托車的李恒偉不幸跌入修路的坑中。

當醫生遺憾地告訴嚴紅林,李恒偉可能下半輩子只能在輪椅上度過,嚴紅林突然感覺天塌了。

“當時我才37歲,女兒剛剛讀高一。”采訪中,李恒偉說,“母親受不了這樣沉重的打擊,身體一下子垮了,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到我愛人的肩上,既要照顧我和母親,每天還要回娘家,看望照顧她年邁的父母。”

據李恒偉介紹,2006年底,婆婆患重感冒,連續三天高燒不退,是嚴紅林一個人在醫院和家庭兩頭跑,不辭勞苦,送水遞藥,有時候婆婆吃藥嘔吐,嚴紅林來不及拿盆子,就用雙手接,感動得婆婆只抹眼淚。2007年,女兒準備參加高考,嚴紅林不僅要照顧李恒偉和婆婆,還要陪女兒學習,異常辛苦,但她沒有一句怨言。善心終于有了回報,當嚴紅林捧著女兒被黃河科技學院錄取的通知書,開心地笑了。

贍養老人 孝感天地

百事孝為先,嚴紅林做到了。

家庭的變故,使婆婆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2007年底,突發心臟病的婆婆不治離世,看著癱瘓的丈夫,嚴紅林二話不說,含著淚水,一手操辦了婆婆的后事。

送走了婆婆,娘家的哥哥姐姐因為都不在家,年邁的父母身體也越來越差,照顧父母的責任又落在她的肩上。

“每天把我伺候完,她都要趕回娘家,幫父母洗刷、做飯,整理家務。”李恒偉說。父母都上了年紀,住醫院是家常便飯,特別是嚴紅林的爸爸身體不好,每次住院,嚴紅林都是在醫院和兩個家庭之間奔波。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10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2019年年初,當父親帶著不舍離開這個世界,嚴紅林仍是一個人里里外外辦理了父親的后事。

十幾年里,嚴紅林送走了婆婆和父親。父親走后,家里就只有母親一個人了,兩個家庭間她跑得更勤,后來,通過與丈夫商量,她干脆把母親接到家里。88歲的母親,身患多種老年病,行動不便,嚴紅林伺候完母親再侍弄丈夫,每天洗刷、端茶遞飯、遞藥,有時候還需要用開塞露,甚至用手掏糞便,兩個病人讓她吃盡了苦,受盡了累。

“這么多年,母親和丈夫兩個需要照顧的?病人,讓我連生病的機會都沒有。”嚴紅林說。

不離不棄 與子偕老

愛是什么?是付出,是給予。情是什么?是關懷,是溫暖。當“愛”與“情”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就是彼此的暖心暖肺,是風雨同舟,是同甘共苦,是相濡以沫。

十六年,嚴紅林以一個女性的愛,譜寫了一曲不幸家庭的溫暖之歌。

“37歲,我就出了事故,當時我想了很多。告訴她,三年,就三年,如果我不能站起來,就讓她改嫁。”提及妻子,李恒偉熱淚盈眶。

“說實話,當李恒偉被醫生確診下輩子只能坐在輪椅上度過時,不少好心人勸過我,讓我離開。但從小父母就告訴我不能忘本,而且孩子是無辜的,家庭不能散,我就下定決心,必須要把這個家撐起來。”嚴紅林的話語里,包含著多少辛酸。

每天,當嚴紅林定時給丈夫翻身,每晚至少起床4次為長了褥瘡熟睡的丈夫擦洗換藥,李恒偉讓她戴上口罩,她總是笑著說習慣就好了。嚴紅林不是沒有哭過,因為她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每次躲在衛生間里哭完,她就會擦干眼淚,直面生活;嚴紅林不是不累,腰疼腿疼咬牙堅持,她必須在丈夫面前學會堅強,不能再讓癱瘓的丈夫傷心。

“當生活讓你經受苦難,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能勇敢面對。”嚴紅林說。

“此生娶了嚴紅林,是我最大的福氣。”李恒偉流著眼淚告訴記者。

“嚴紅林對家人的付出,使這個多難的家庭煥發出生機,讓家人重樹生活的信心,贏得了社會的關愛和關注,既和諧了家庭,又影響了鄰里,擁有良好的口碑。嚴紅林的一言一行,為社區爭創文明家庭,促進社會文明和諧進步,起到了標桿和榜樣的作用。”藍灣社區黨支部書記胡培亮說。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