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這里的葡萄,口感真是好?!比涨?,正在構林鎮葡萄園采摘葡萄的市民趙先生不由得發出贊嘆。
構林鎮作為以小麥、玉米作物為主的農業區,為使秸稈等變廢為寶,該鎮積極推行“清潔畜牧業+微生物轉化業+綠色種植業”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通過發展循環農業,提高養殖種植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該鎮在養殖業發展上,積極解決雞糞、豬糞等污染問題,不僅使養殖業產生的80%廢棄物實現綜合再利用,同時在官劉、袁崗、賀營等村投資70萬元,建設鄉村沼氣服務網點,引導農民走環保之路,目前40%的農戶都用上了沼氣,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活環境。
鎮區內的南陽黃牛養殖基地、袁崗牛廠等養殖基地每年可消化3000畝玉米和小麥秸桿。牛場內建立了沼氣工程的育肥場和有機肥加工廠,鋪設地下管道800米,建青儲池1個。牛的排泄物通過地下管道輸送到社區葡萄基地,達到廢物利用、保護環境的作用。同時用牛糞發展雙孢菇種植,原料用后積肥,用積肥產生的蚯蚓喂養泥鰍、黃鱔,從而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的自然生態系統循環食物鏈網。
該鎮采用日光溫室果蔬立體栽培模式,在葡萄園基地內套種蔬菜、瓜果實現每棚收入萬元以上。在溫室蔬菜大棚中修建沼氣池,產生的沼氣用來為溫室增溫、照明,沼渣、沼液施底肥及葉面噴施,節約了蔬菜種植成本,提升蔬菜品質,實現無公害綠色生產。
同時,他們積極探索水源熱泵日光溫室生產模式,充分利用地下排污管線,采用地表水熱源增溫,利用光學原理擴大溫室采光,延長采光時間,達到了節約能源節約種植成本的目的。另外還定期對無公害林果、蔬菜基地規?;N植區域進行檢查并抽樣化驗外,不斷完善農業產地環境,加大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力度。
至目前,全鎮已發展1300余畝無公害葡萄基地,群眾年增收1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