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咱也算是個老板啦,真是沒想到,去年我還是貧困戶呢,感謝黨、感謝政府,雖然現在廠子小,還沒有形成規模,但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一定會越來越好。”近日,都司鎮大程營村的紅雨雨傘配件廠老板程紅雨一臉喜悅地對記者說。
紅雨雨傘配件廠就坐落在程紅雨自家院落里,共有兩個車間,里邊整齊地擺放著幾臺機器,工人們正在加工產品。車間外,程紅雨的父親程傳飛正在整理原材料,小小的加工廠里一派忙碌景象。
2017年之前,程紅雨還是村里的貧困戶,全家生活困難,僅僅一年的時間,他不僅成功脫了貧,開起了紅雨雨傘配件廠,當上了小老板,還真心實意地幫助周圍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今年33歲的程紅雨,自小因為家里貧窮,就輟學外出打工了。由于常年干體力活,他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干起活來十分吃力。再加上父母身體也不好,孩子還在上學,一家6口人生活得十分艱難。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后,程紅雨家符合政策條件,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戶,該享受的補助都給他們辦理了,程紅雨也是個爭氣的人,能這么快脫貧,我們也替他高興。”大程營村黨支部書記程相星說。
據程紅雨介紹,前幾年他曾跟著同村的人在浙江打工,主要做一些雨傘制品工藝,還能勉強生活,但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越來越嚴重,已經無法繼續在外工作,只好回老家養病。“作為家里的勞動力,沒有掙到錢,還因為身體原因花了不少錢,當時的心里特別自責、愧疚。后來成為貧困戶后,我反復琢磨,自己還很年輕,也不能一直依靠政府,自己不努力,這頂‘窮帽子’永遠都摘不下來。”程紅雨說。
在病情有所緩解之后,程紅雨想到自己在浙江打工這幾年的經歷,也算還有些手藝,為何不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開個加工廠呢?他這個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由于有了之前在外打工學會的制傘經驗,程紅雨很快便聯系好浙江的朋友,在他們的幫助下,采取在總廠里拿原材料,由他加工之后,再由總廠收購的經營方式,徹底解決了產品銷路的問題。
2017年正月,程紅雨和家人拿出所有的積蓄,準備“大干一場”,當時手里的資金遠遠不夠辦廠,東拼西湊借了幾萬塊的外債,新機器價格貴,剛開始技藝比較生疏怕損壞機器,思來想去,程紅雨先是買了五臺二手機器,在自家院子里騰出來兩間空房子作為加工廠。就這樣,紅雨雨傘配件廠算是正式“掛牌”營業了。
隨著產品需求量的增大,傘廠加工產品訂單明顯滿足不了廠家需求,于是,他決定聘請一些既有勞動能力,又能照顧家庭的貧困戶前來傘廠務工。“我也是從貧困戶走出來的,十分理解貧困家庭的處境和艱難。”程紅雨說。
惠廣發夫妻倆就是傘廠幫扶的貧困戶?;輳V發患牙齦癌等多種疾病,不能干重活,妻子李金梅身體也不好,還有家庭需要照顧。“來紅雨雨傘配件廠干活比較輕松,也不累人,現在我們倆每天能掙六七十元。”惠廣發說。
“在紅雨這里干活能掙錢,還能照顧家。”村民程文虎告訴記者。他家里有80多歲的老父親,兩個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就靠他一個勞動力維持家庭開支。因為家庭的原因,不能外出務工的程文虎在廠里做工已經一年多了。
“以前,我都是在周邊做點零工,家里如果有事必須馬上趕回來,現在好了,家門口就業,很方便。”程文虎說。
說起創業的打算,程紅雨說:“眼下傘廠正在發展過程中,下一步還是希望可以再多吸納一些周邊的村民,讓他們成為合格的工人,把產品產量、質量和總量做上去,使貧困戶有更大的收益。”
如今的紅雨雨傘配件加工廠,已經被都司鎮定為大程營村的扶貧車間,在此務工的貧困戶大部分都是村里的鄉鄰,程紅雨也成了該鎮脫貧致富帶頭人。
(圖為紅雨雨傘配件廠貧困戶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