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乎群眾的日常出行,而且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更是建設‘特色小城市’的關鍵。”近日,穰東鎮鎮長羅建在接受采訪時說。
為了提高穰東鎮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去年以來,該鎮加強農村道路建設,修繕改造30公里通村入組道路,打通了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
該鎮提升道路設施水平,修建7條街道,包含寬8米、長850米實驗學校門前道路;寬4.5米、長600米的古城東路;寬8米、長550米的南京路;寬5米、長336米的四市場道路;寬5米,長560米的實驗幼兒園U型路,寬4米、長275米的文化路西段,寬10米、長231米工業路北段。面對煥然一新的道路,附近的居民都交口稱贊。
據介紹,該鎮鄉村道路在實施“村村通”項目后,已超齡“服役”多年,雖然每年都在整修道路,但村里一些路使用年限過久,道路坑洼不平、破損嚴重;有些道路,晴天沙石遍地、塵土飛揚,雨天積水難清、泥濘不堪。這樣的道路,別說帶領村民們致富,就是讓村民們出行都苦不堪言。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20年,該鎮積極申報“通村入組”項目,全鎮爭取修建通村入組道路30公里。經過“通村入組”工程,現在已實際完成路基24.448公里,完成路面24.448公里,路面折合達109201平方米,剩余的工程仍在進行。
“現在走在穰東鎮的大街小巷,道路寬闊平坦,綠樹成蔭,人們的出行更加方便,人居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一點一滴的變化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與日俱增,一幅幅美麗鄉村的新圖景正在不斷涌現。”穰西村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