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橋村的脫貧路

2021-01-14 16:08:56 作者:李中賀 來源:
分享到:

八里橋村位于穰東鎮西部,全村308戶1083人。2020年底,該村20戶貧困戶全部順利脫貧。

是什么讓一個無村集體經濟收入、無工廠企業、無特色產業的貧困村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帶著這個問題,近日,筆者來到八里橋村,進村入戶尋找答案。

“我現在有工作,每個月能掙2000多塊錢,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中午時分,村民王小巧正準備吃午飯,鍋里煮著餃子,餐桌上還備好了兩個菜。

王小巧和丈夫都患有慢性病,兒子在上大學,醫療費和學費使全家生活捉襟見肘,這使得王小巧一度處于無奈和“壓力山大”的狀態,2015年王小巧家被認定為貧困戶。

“別擔心,振作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村黨支部書記辛光順和駐村工作隊找到王小巧,耐心地勸她去找工作。在多方的努力下,王小巧加入了村里的公益崗,閑暇之余還到村內的帶貧車間工作,丈夫也到珠海務工。慢慢地有了穩定的收入,家里的日子也越來越好,王小巧逐漸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

“扶貧不能養懶漢。”剛走訪完脫貧戶的辛光順說,因為村里沒有企業,甚至連一個像樣的項目都沒有,便積極鼓勵村民走出去,到附近的鄉鎮企業打工,許多低收入戶變身企業工人,工資性收入成為低收入農戶脫貧最有力的抓手。

在增加工資性收入上動腦筋的,還有該村的幫扶單位——市水利局。2017年春節期間,水利局駐村工作隊協同鎮相關負責同志,通過與市人社局聯系協調,為村爭取到了10多個公益崗位。“村級事務協管員、衛生清理員、護林員、護路員、秸稈禁燒巡邏員等這些公益崗位,參加人員年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成效還是很顯著的。”市水利局派駐八里橋村的第一書記謝瓊說。

“我家今年的黑布林果不愁賣,很多人找上門來買。”談起自己的副業,村民金書華十分興奮。

沒有種黑布林之前,金書華一家靠種植傳統農作物度日,收入單一。2016年,穰東鎮出臺政策鼓勵村民發展種養殖業,金書華深受鼓舞,引進種植黑布林,第三年黑布林就開始掛果了,畝產量5000斤左右,因為沒有經驗,銷路成了問題。

金書華向駐村工作隊求助,駐村第一書記了解情況后,立即向水利局領導匯報,并協調單位干部職工積極購買。

“他們不僅自己買果子,還都幫著賣,很快,黑布林果就賣到脫銷。”談起駐村干部幫忙賣果子的事,金書華滿是感激。

該村村民李業貴和脫貧戶李業乾的甜葉菊種植,也是可圈可點的。

“前年鎮上倡導特色種植,李業貴、李業乾就嘗試種植甜葉菊,盡管第一年面積小,但是每畝4000元的收入使他們嘗到了甜頭。”謝瓊說,去年他們種了20多畝,現在已經全部收獲出售。

看到了他們的脫貧致富,村民也都動起來了,去年該村已經發展到8戶種植,收入很是喜人。

“這是2015年鎮上發的扶貧波爾山羊,當時只有4只,我們家都視若珍寶,悉心照料。”在養殖戶金永冬家的羊圈里,20多頭膘肥體壯的波爾山羊,咩咩亂叫,正在爭搶著吃添加的飼料,金永冬在一旁高興地向大家介紹。

她養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起初,盡管全家都十分的細心,但是因為沒有經驗,羊要不生病,要不不上膘、不長個。得知這個情況,村干部和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負責同志多次上門,并找來鎮上獸醫診斷送藥、傳授技術。

“你看看現在永冬養的羊,個個歡實健壯,這兩年來,她每年至少都要賣上20頭左右成年羊,按每頭千元計算,20000元的收入不在話下。”辛光順說。

三年來,因為金永冬的帶動,跟著她的養羊戶逐漸增多,10多戶貧困家庭都依次脫貧,收入連年增高,都有一股致富奔小康的十足勁頭。

目前,在八里橋村,像李業乾、金永冬這樣通過發展種養殖業脫貧的貧困戶還有很多,他們通過種花生、種甜葉菊、養雞、養羊等方式,逐步摘掉了“窮帽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謝瓊認為,扶貧不能簡單地送錢、送物,還要增強群眾自身發展能力、激發脫貧動力。為了給村民的農副產品搭建一個銷售的平臺,市水利局還通過各種渠道,在網上發布銷售農副產品的信息,并在八里橋村村部安排專人在電腦上掌控信息,及時傳達。

自2015年以來,八里橋村在市水利局的幫扶下,打深水井,建安全水廠,全村308戶全部用上自來水。新打成耕地灌溉井30多眼,全都是電化智能操作,刷卡即可澆水灌溉,農作物連年高產。全村新修水泥路9.6公里,縱橫交錯寬闊平坦。全村新安裝電壓器12臺,有力地保證了全村生產和居民生活用電的正常運行。

如今的八里橋村,在黨的好政策下,正大踏步走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