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物價部門發揮職能作用,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鄧州市物價部門搶抓機遇,從服務“三農”,維護廣大農民群眾利益的實際出發,在市、鄉、村三級建立起物價監督管理網絡,確保了本地市場物價的平穩運行,受到了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出臺惠農政策,在免去農業稅的基礎上,又實行種糧補貼,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種田積極性。但由于工業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等諸多因素,導致了支撐農業發展的化肥、農藥、柴油、農膜等農資價格也相應提高。我市在嚴格執行政府定價的同時,根據農資市場價格出現異動的情況,實行價格干預措施,制定最高限價和經銷差率控制。他們首先組織農資市場價格檢查,采取大規模檢查與經常性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充分發揮舉報中心作用,有效地打擊了借機漲價、哄抬物價等違規違價行為。接著積極推進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發揮監督檢查、公示的作用,使各種違規違價行為及時發現,及時查處。然后健全了市鄉村三級價格監督網絡,通過發聘書、培訓和業務指導,配齊了市、鄉、村三級物價監督員,把價格監督的觸角延伸到城鄉各個角落。今年麥播用肥高峰時,鄧州農資市場上的尿素價控制在1700元/噸,二銨價格為2600元/噸,進口復合肥為2150元/噸,國產復合肥為1960元/噸,讓農民用上了價格合理的放心肥,農藥、農膜價格也比周邊縣市有10%左右的比差。農資價格的平穩運行,激發了農民種田的投資熱情,使鄧州農業的發展步入良性運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