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鄧州市裴營鄉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注重發揮“典型效應”,用典型帶動富民產業迅速發展,以反季節水果、蔬菜、種植和畜牧飼養為主要內容的高效主導產業,年新增產值500余萬元。
用典型帶動結構調整。裴營鄉圍繞發展城郊型農業的總體思路,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蔬菜、果樹、水果、畜牧業,為此,他們積極發現培育本地典型,讓農民通過典型看到發展新型富民產業的實惠,調動其參與熱情。
為提高典型的科技含量,該鄉著力加強科技服務,高薪聘請省內外農業專家到村指導,培養出了一大批掌握了種植、養殖技術的農民,成為發展富民產業的帶頭人。大丁村村支部書記丁春杰掌握了草莓種植技術,發展大棚草莓3畝。每畝效益達15000余元。目前,該村在他的帶動下,發展草莓、葡萄500余畝,年產值達150萬元以上。
典型帶動既避免了農戶盲目上項目,又提高了農業產業化水平,全鄉規劃的6個蔬菜、水果示范村、4000畝煙葉、萬畝棉花、百萬頭(只)畜禽等生產基地迅速膨脹,涌現各類專業村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