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近年來,市法院堅持以人為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原則,按照“圍繞一個中心、實現兩個確保、立足三個服務,提倡四個創新”的整體工作思路,以推進法官隊伍職業化建設為目的,大力加強“人、法、技”建設和“三項建設”(黨的建設、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成果、充實內涵、創新載體、提升質量,奮力打造一流隊伍、創出一流業績、塑造一流形象,取得了一定成績。
加強領導,嚴格考評,創出特色。該院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設領導機構,院長李亞欽任文明單位建設領導小組組長,下設辦公室,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任務納入司法績效管理,細化、量化分解到人,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跟蹤考評抓好落實,實行一月一檢查、一季一評比、半年初評、年終總評等制度,獎優罰劣,已兌現獎勵2萬元。該院堅持分類指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全面提升文明單位質量,推動文明單位建設活動深入、持久、健康發展。
開展文明司法禮儀活動。該院以轉變審判作風,促進法院建設為出發點,以規范審判人員工作和生活行為為重點,以培育審判人員良好的個人修養和職業道德為目的,不斷探索文明審判規范,引導審判人員擺正司法與服務的關系,倡導文明審判、培育文明行為、營造良好的審判環境,促使審判人員不斷增強文明審判意識,提高文明素養,自覺維護良好的法官形象。
開展建設節約型機關活動。引導干部、職工增強節約資源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消費觀念,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氣。該院以節約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核心,以節水、節電、節油、節省辦公經費為重點,完善節約措施,降低司法成本,積極開展“全民節約、共同行動”主題活動,減少財務開支,推進節約型法院建設。
深入開展“6+1”創建活動。該院深入開展創建“六型”(學習型、發展型、服務型、規范型、清廉型、和諧型)法院和“創建文明機關、當好人民公仆”活動,完善院長值班制度,引導審判人員愛崗、敬業、務實、為民,著實提高了法院的形象,增強了人民群眾對法院的信任和支持。
深入開展爭先創優活動。該院開展創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活動,以頑強拼搏、不甘落后、勇爭一流的精神,爭先創優,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態勢,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涌現出史林亞、劉森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如刑庭庭長劉森工作兢兢業業,對待當事人耐心、細心、關心、誠心。模范法官史林亞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智慧、真誠,有效化解矛盾,做到定紛止爭,案結事了,成為南陽市、河南省法院系統的一名標兵。
加強法院文化建設。該院開展“家庭助廉”活動,積極組織讀書征文、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廉政寄語和主題黨日活動,培養一批“家庭助廉”的先進典型,陶冶情操,增強健康水平。該院通過利用“五一”、“十一”等節日,組織開展乒乓球、羽毛球、拔河、棋類、秧歌舞、國標舞等比賽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干部職工的文化生活。該院組隊參加上級有關部門舉辦的岳陽樓記誦讀、憂樂杯演講比賽等,加強法制宣傳,獲得了全省思想宣傳工作先進單位,贏得了不少口碑。
扎實開展“三理”“三和”活動。該院配合文明辦、學校、家庭開展“三理”教育,為“三理”教育活動提供力所能及的條件,搭建了平臺。以建設和諧機關、和諧樓院、和諧家庭為主線,扎實開展了“文明科室”、“文明個人”、“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并為這些活動流入新的內容和形式。如城郊法庭、桑莊法庭等成為文明法庭,辦公室、政治處被評選為文明科室。
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為干部職工創造更加安全規范、有序、舒適、文明的工作生活環境,確保經得起精神文明建設部門的檢查驗收,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