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羅莊鎮高莊村把深化“4+
提起高莊村的養豬業,不僅是全鎮的龍頭,而且在全市也是頗有名望。近年來,在幾位村干部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看好了養豬這條致富路,紛紛上馬養殖,并且有部分養殖戶的養殖規模也逐漸擴大。由于是無序發展,用地難的問題很快就變得越來越突出。去年秋天,利用村里原有的果林地規劃建設一個養殖小區的設想,被及時地擺上了村黨支部的議事日程。這件事進入“4+
羅莊鎮高莊村村民劉清理告訴記者:“我也有畝把子林地,可是我想不養豬,把地轉讓給別人原來我也想不通,村里議這個事我也去過兩次,后來我想通了,覺得這是個好事,影響著全村的發展,我就把自家的地對換給他們養豬了,還幫著勸解親戚鄰居也把地轉給他們養豬用。”
用地問題解決了,規劃建設還集聚了大多數村民的聰明才智。有意進入小區建場的農戶多,資金實力、技術能力、建設規格參差不一,村支兩委采納群眾建議,對認真調查摸底初定的人選,通過“四個會議”由群眾的決議把關,此舉又較好的理順了廣大養殖戶和全體村民的情緒。
羅莊鎮高莊村黨支部書記韓天耀說:“有些工作思路,你看著是為群眾好,但是如果村干部包攬著干的話,村民們不見得就買賬。建設這個養殖小區,運用‘4+
高莊村建設養殖小區的計劃,得到了金融、電力等行業的贊許和支持,只用兩個多月的時間,3個千頭規模養殖場、28個500頭規模養殖場就陸續建成,小區內生豬存欄達19000頭,具備了年出欄38000頭生豬的規模。
養殖規模形成了,村里組建的養豬合作社在村支兩委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作用,指導廣大養殖戶實行防病防疫、科技應用、飼料采購、經營銷售、排污處理等方面的統一,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為大家實現最大化利益鋪平了道路。
羅莊鎮鎮黨委書記王新堂說:“‘4+2’工作法的靈活運用,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鞏固了村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地位,村支部一般人凝心聚力謀發展的意識也顯著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