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4+2"工作法,明確了"四道會"、"兩公布"議事決策程序,涵蓋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尊重了農民的主體地位,保障了群眾的民主權利,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水平,促進了農村和諧發展。
黨支部提議會是"4+2"工作法“四道會”中的第一道程序。"4+2"工作法要求所有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實施,必須都由村支部首先提出初步的意見和方案,提議的前提是立足本村實際;提議的方法是從群眾最關心最需要的事著手,黨支部提議會把表決通過的結果交由“兩委”會審議,“兩委”成員對這個議案進行討論、表決后,再把商議意見交黨員大會審議討論。為提高審議質量,商議前,村"兩委" 提前三天把方案交全體黨員,讓黨員帶著問題進行調研,黨員們匯總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最終提交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決議。
最后,決議的內容以及實施結果進行公告和公示,使群眾明白決議內容,強化對決策實施監督,確保決策落到實處。
市委書記劉朝瑞介紹:“ 4+2工作法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創造性,推動了新時期農村領導體制機制的創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領導農村改革的基本經驗之一就是在物質上保障農民的利益,政治上尊重農民的權利,改革開放的每一步都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與選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如此,開放農產品市場一直到我們對農村的免除農業稅,種糧補貼更是如此。我們選擇了村委民主選舉、民主管理,特別是通過村民自己去選舉自己的村官。農村黨支部、村委會要在新時期組織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推進新農村建設,面臨了一些新的實踐和管理方面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廣大基層干部在實踐中思考,在實踐中創新,總結歸納了4+2工作法。4+2工作法運行5年來,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形成了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合力,推動了鄧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SPAN>
去年夏天,構林鎮古村黨支部,通過"4+2"工作法調動群眾自愿捐資修建村莊道路、整治坑塘,施工過程中,村理財小組每2-3天就把收支賬目進行公布,工程竣工后,贏得了村民的信賴和贊許。
桑莊鎮陳堂村,廣大黨員在"遷村并點,建新集鎮"的提議前后,對全村群眾逐人逐戶做工作、講道理,提高了提議的實施進度。集鎮建成后,黨員干部又帶頭在集鎮發展經營,吸引顧客,擴大影響,使陳堂很快成為輻射周邊3個鄉鎮的村級中心集鎮。
林扒鎮馬營村"兩委"針對支部關于在荒地和"三邊"種植經濟林的提議,提出了建立專門管護隊伍,開展小學生與父母"小手拉大手"愛護林木活動等措施,使全村林木成活率達到90%以上,目前速生楊種植面積已經超過2000畝。
陶營鄉黨委書記秦峰感慨的說:“ "4+2"工作法融決策、管理、監督、落實為一體,以嚴格的程序、嶄新的機制,突破了村干部傳統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突出了黨員群眾的主體地位,群眾的事,自己定,自己說了算,因此"4+2"工作法決定它在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SPAN>
林扒鎮馬營村干部:‘4+2’工作法的運用,給村里營造出了文明和諧的氛圍,激勵著村干部想干事,能干成事,還保證了不出事,密切了干群關系,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