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白牛鄉盛營村從實際出發,對群眾發展以鮮桃為主的林果業的意愿因勢利導,著力創造良好環境,使產業由弱到強,農民增收步伐不斷加快。
說起盛營村種植桃樹的事兒,還要追溯到2002年,當時,有一位來自南召縣的農民想租下這個村公路旁的10多畝地,種植市場上俏銷的中華壽桃。老支書盛宗群就覺得這是一個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親自出面幫助這位外鄉客協調了土地。兩年后,桃樹上就掛上了喜人的果子,外鄉客種出的中華壽桃每市斤最少也買到6塊多錢,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盛宗群看到時機成熟,抓緊鼓勵村里幾戶精明的村民也利用自家靠近省道的土地種植中華壽桃,當年村里種植桃樹的面積就突破了200畝地。第一批種植50多畝地中華壽桃的村民銀素華,經營效益逐年遞加。
示范戶的作用在村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想走這條致富路的村民越來越多,村黨支部運用“4+
在種植過程中,村民們還根據桃子的品種和特性,嫁接出了30多個品種,使陸續成熟的桃子從五月份一直賣到八月中旬,不僅在時差上爭取了優勢,優良品種還在價格上獲取了高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