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字形”城河內,水流清澈,小船輕蕩;
――人民公園、古城廣場上,游人如織,歌聲喧闐;
――北京大道、北環路、新華路,路面寬闊,車流不息;
眼下,在鄧州,一批城建工程著實干在了群眾的心坎上。
鄧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夏帝仲康封子于鄧,始有鄧國;境內有八里崗仰韶文化遺址,有鄧國侯吾離陵,有范仲淹寫下《岳陽樓記》的千年學府―――花洲書院等文物古跡,還是醫圣張仲景,忠烈名將張巡、鐵弦的故地。
南陽市委常委、鄧州市委書記劉朝瑞介紹說,2009年,鄧州城建繼續以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現代化中等城市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原則,按照“大氣、特色、精致、和諧”的方針,以完善城市功能、建設精品工程為重點,以城市建設、管理改革為突破口,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截止目前,我市已累計投資3.5億余元,實施道路改造、引湍入城、城區綠化等多項民心工程,在著力打造良好生態居住環境的同時,也提高了廣大群眾的滿意率。
針對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城市基礎設施問題,我市投資6000余萬元,先后啟動了北環路、人民路、仲景路、鐵西路、衛生路中段改造工程和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投資1200余萬元,啟動了火車站改造工程;投資1.3億元,實施了背街小巷硬化及人行道彩磚鋪設工程和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建設工程;投資2390萬元,實施“引湍入城”工程,實現了城區內、外城河的活水循環,消除了水質污染。
針對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城區綠化問題,我市累計投資9000余萬元,完成人民公園綠化建設,新建了4個精品游園,新建湍河四級橡膠壩,完成了內外城河綠化、湍北生態區建設;對城區主次干道及游園進行綠化補栽、新栽工作,累計栽植各類灌木喬木230萬株,花卉35萬株,擺放盆景1萬余盆。目前,市區擴大綠地面積900畝,新增游園35個,使廣大居民有了公共休閑場所。
針對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城市管理問題,我市新建垃圾中轉站14個,垃圾池700多個,累計出動機械2400余臺,清運衛生死角49個垃圾1.9萬余噸;對市區企業、浴池、賓館、食堂等行業開展大規模的摸底排查,對排查出的27家存在環境隱患和30家鍋爐煙塵超標的單位下達了限期治理通知書;對商場、娛樂場所噪聲污染,依法予以嚴管,使廣大市民有了安靜幽雅的生活環境。
鄧州市市長劉樹華說: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城建原則,使我們在建設城美、人旺、商旺、信息發達的新鄧州的同時,更取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