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我市首創的“4+2”工作法,把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黨內基層民主與農民主人翁地位融為一體,得到農村干部群眾的廣泛擁護。
12月12日上午,白牛鄉邵營村投資近百萬元的文化大院建成投入使用,村民們有了一個文化娛樂的好場地。更讓村民高興的是,文化大院建好了,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序,整個建設的費用、實施的結果也在村里同時公示了出來。
白牛鄉邵營村黨支部書記孟憲岑說:公示是“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最后一道程序,主要是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讓群眾知道,讓群眾監督,調動群眾參與村里事務的積極性。
白牛鄉邵營村村民邵天召告訴記者:“建文化大院這個事,六個程序一個也沒少,我們黨員和群眾都參與了,現在公示結果出來了,我們都沒有意見,很滿意?!?/SPAN>
我國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雖已頒布20多年,但在不少地方,只有民主選舉,沒有配套的民主管理、監督、決策制度,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不到充分落實。我市首創并推行的“4+2”工作法,把所有村級重大事項都置于村黨組織領導下,經過黨支部會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會議決議這“四議”程序,并做到“兩公開”: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這種讓干部主動“把權力交出來”的做法,使村干部找到了解決難題的路子。
我市自2005年在全市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以來,共解決涉及土地、宅基地、低保對象確定等熱點難點問題10000多件,2008年全市農村信訪量與2005年相比下降了74%,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下降了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