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營鄉“合作”發展肉鴿養殖業

2010-04-14 16:25:03 作者:趙光選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2004年,裴營鄉青冢村村民李紅偉外出打工返鄉,了解到養殖肉鴿投資小、見效快、風險少的特點,便投資2000元買了兩籠24對鴿子養殖,當年收回成本并有贏利。于是李紅偉不斷投資擴大規模,經過幾年拼搏,至2009年底,李紅偉的養殖規模已達2800對,年效益30萬元。為此,裴營鄉黨委、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把肉鴿養殖作為發展“郊區經濟”和“餐桌經濟”的重點來抓,并于20094月,創辦了全市第一家養鴿專業合作社―鄧州市滕飛肉鴿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創辦以來堅持“民主辦社、共同經營、大家受益”的原則,努力完善機構體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大力強化經營管理,不斷培育吸收新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裴營鄉新農村建設開辟了一條強村富民的新途徑。截止目前,合作社已發展社員70多戶,分布在裴營、趙集、夏集、湍河等鄉鎮,以裴營鄉社員居多。其中養殖在500對以上的大戶有12家。合作社現存欄生產鴿20000對(40000只),按每對生產鴿平均年產9對乳鴿計算,全年可產乳鴿18萬對(36萬只),每對乳鴿按照市場價20元計算,全年可創造產值360萬元。

一、立足實際,發揮優勢

發展一方產業,振興一方經濟要結合當地實際,與市場消費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有的放矢,使產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從而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裴營鄉之所以把肉鴿養殖作為畜牧養殖重點來抓,一是為了發展壯大郊區經濟的需要。裴營鄉與市區隔河相望,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隨著鄧州市發展為中等城市的步伐不斷加快,農副產品、蔬菜及其它生活副產品不斷增加,其消費也同時猛增,因此裴營鄉近幾年一直致力于把郊區經濟當作一項大產業來抓,著力發展蔬菜、林果、畜牧養殖等支柱產業,既滿足了廣大市民的生活需要,又帶動了裴營經濟全面發展騰飛,可謂“一舉兩得”。二是養鴿風險小,效益高。鴿子屬小型飛禽,產生糞便少、氣味小,對環境的污染遠比養豬、養雞小的多。有資料顯示,鴿子的抗疾病能力是雞的18倍,基本上不會發生滅頂之災的重大疫情。另外,養鴿業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很小,價格也起伏不大。據調查,一個養鴿廠在生產前所有投資平均存欄1對需投資100元,包括廠房、購買生產鴿、鴿籠等。1對生產鴿年均生產9對乳鴿,乳鴿按市場價每對20元計算,可實現年產值180元,每對生產鴿一年成本包括飼養、防疫等共計80元左右, 1對生產鴿年實現凈利潤平均100元。三是用工量少,適合農村家庭式養殖。養鴿的技術要求不高,群眾通過學習很容易掌握,并且占地少,非常適合農村家庭養殖,農戶的院落都可以作為養殖廠地。另外,用人工很少,農民利用種田以外的時間,足可以經營一個小規模的養鴿廠,即使養鴿規模在1000對以上的,僅用工2人即可滿足需要,所以,養鴿不失為一個增加家庭收入的最好選擇。四是前景廣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雞肉豬肉吃習慣了,乳鴿肉可口又滋補,慢慢會成為日常飲食上的新“寵兒”,養殖鴿子市場需求潛力非常大,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轉變職能,引導服務

裴營鄉在推進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注重政府職能的轉變,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從過去用行政命令推進、坐等群眾上門、“三農”所需的公共服務不能及時提供轉變為現在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職能部門為指導、圍繞“三農”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資金。在養鴿產業發展上,結合自身的實際,一是領導重視、研究政策。自從養鴿業在裴營起步以后,書記、鄉長定期召開養鴿業專題調研會,通過組織養鴿戶座談、邀請畜牧專家講授、召開養鴿現場會等形式,研究養鴿業的特點、存在的問題、發展的前景、制定出具體的規劃政策,為裴營養鴿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深入實際、解決問題。裴營鄉經常組織有關人員深入養鴿戶,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各種困難。面對養鴿戶經常遇到的技術、資金、信息閉塞等問題,裴營鄉協調有關單位努力做到送技術、送信息、送資金上門。通過畜牧局邀請養殖專家現場講解養殖技術,協調信用社專題解決養殖戶貸款問題,利用政府各種資源渠道向養殖戶提供生產、銷售等信息。截止目前,已組織養鴿技術講座20多次。爭取貸款300多萬元,提供千余條信息。三是加大投入、夯實基礎。裴營鄉近幾年不惜代價,加快公共基礎性設施建設,努力解決水、電、路與產業的配置,通過村村通、村莊整治、電網改造、水利建設等工程為養鴿業夯實發展基礎,提供發展保障。截止目前,累計投入600多萬元,為30多家養殖戶解決了水、電、路“三通”問題,同時,“三通”也吸引十多戶加入到養鴿的隊伍當中。

三、專業合作,社員互助

創辦合作社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群體組織的力量使社員得到更大的經濟實惠,減少更多的養殖風險,滕飛肉鴿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做到了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技術方面進行輔導培訓。關系養鴿的成敗,效益的好壞的重要因素是出鴿率。導致出鴿率高低的因素有飼料配方、飼養環境、飼養方法等技術環節。因此,騰飛合作社配備了兩名專業技術人員,不定期到社員家中指導改善養殖的各個生產環節。另外,每月5號定為集中培訓日,社員們都在這一天集中到李紅偉家中通過看VCD碟片,邀請專家講授等方式接受實地的技術培訓,使社員的養鴿專業技能不斷增強。二是在供銷方面實行統購統銷。合作社成立以來,在鴿子飼料供應和產品銷售方面顯示出極其突出的經濟效益。在飼料供應方面,過去,人們習慣按照零售價從市場的商販中采購,不僅成本高,而且時常飼料緊缺,供不應求。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利用各方面的人際關系,簽訂了比零售價低的多的小麥、玉米、碗豆定期供應、成批交易的供應合同。由此可見,實行飼料統購既為社員節省了工夫,又節約了一大筆開支。銷售方面,為了避免以往零售滯銷或被商販壓價的現象出現,合作社先后與廣州、溫州、南陽、襄樊、十堰等地肉類加工廠建立了長期往來的合作關系,另外,把每月農歷逢五定為交易日,組織客戶到合作社來,現場進行交易。通過產品統銷,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社員在發展生產中“愁于銷路”的后顧之憂,減少銷售價格方面的損失。三是在防疫方面采用統一協作的方式。養殖業防疫最重要。合作社專門設定了兩名防疫員,防疫員統一制定防疫方案,社員統一實施防疫措施,并且防疫員根據鴿子的生長狀態,及時調整防疫措施。另外,還制定了重大疫情應急方案,一旦出現狀況,有章可循,降低損失。

分享到:
六月色婷婷中文字幕|残疾videos精品变态|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暮|欧美巨波霸乳影院|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